【晨鐘】謝謝你,川建國同志|2025年9月2日

Hi,我是 Eric 洛松齊。今天是2025年9月2日。
像他的前任與繼任一樣,美國總統川普在中國的互聯網上也有一個仿中國人名的外號「川建國」。《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2020年曾如此解釋這個名字的來歷:「『建國』是共產黨愛國者中一個普遍的革命人名。它在諷刺地暗示川普對美國的治理不當實際上是在鞏固中國政權。」
看起來,川普的第二任期也實踐了同樣的目標。
8月31日,上合組織2025年峰會在中國天津舉行。上合組織成立於2001年,最初由中亞四國以及環繞其周圍的俄羅斯與中國組成,宗旨是討論安全、邊界、反恐與政治穩定等議題。隨著時代發展,該組織逐步擴張,成為中俄對外擴張其外交影響力的重要舞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在天津的峰會上再次「呼籲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意圖替代美國(主要是川普的前任拜登)所提倡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與此前不同的是,今年的天津峰會上對此感到滿意的還包括印度總理莫迪,這可謂是一個巨大的轉折。
中印兩國關係在過去數年因由邊境爭端而起的衝突降至冰點,相反,美印關係在「對抗中國」的大前提下突飛猛進。川普的上任本被視為美印關係進一步發展的契機,一方面川普與以強人政治聞名的莫迪在許多議題上看法一致,另一方面,印度也被視為供應鏈撤離中國的重要替代品。與歐洲及其他地區的看法不同,川普上任後的首份民調顯示多數印度人相信川普會做正確的事。
如川普本屆任期的所有事一樣,情況很快急轉直下。雙方近期的公開爭議包括美國突然宣布對印度進口產品徵收的高昂關稅,而政界一直盛傳,川普與莫迪的矛盾集中於莫迪拒絕川普關於承認是川普阻止了印巴全面戰爭的要求。無論存在多少矛盾,印度看起來正在轉向中國。
而看起來轉向的不只印度,在這場上合峰會上,焦點是美國無差別發動的關稅戰,而背景則是美國大削減外交預算後留下的戰略空白。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吴木銮指出,「中國想要奪取全球領導地位,而美國的退縮正幫了忙。中國顯示出擁有一個實際上代表了世界人口的一大部分的夥伴網絡」,「這既非同盟也非聯盟,而是一個平台。每個國家都追隨自身利益,而已成熟的中國也能接受這種安排。因為看起來像被接受的世界強權會強化其地位。」
《南德意志報》記者Lea Sahay表示,「中國版多極世界不是一個價值共同體,而是一個權力卡特爾:外交僅服務於國家利益,強者佔上風」。但誰在乎呢,因為川普也追求這個,而西方的道德影響力正在減弱。這時候,中國就顯得可愛多了。
或許,按照中國習慣,中國政府應該送給川普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謝謝你,川建國同志」。
阿富汗東部發生6.0級地震,死亡人數持續上升中
當地時間8月31日23時47分,阿富汗東部楠加哈爾(Nangarhar)省山區發生6.0級地震。
這次地震淺層震源深度僅8公里強,除受創最嚴重的楠加哈爾(Nangarhar)和庫納爾(Kunar)兩省外,鄰近省份、喀布爾以及鄰國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皆有震感。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表示,已知死亡人數超過800人,估計至少有2000人受傷。OCHA又估計多達12000人受到影響。
據BBC報導,受災地區基礎設施極不發達,許多村莊在地震後發生的泥石流中與外界失聯,塔利班政府正動用直升機展開疏散行動。
本次地震是塔利班重新掌權後阿富汗發生的第三次強震,此前發生地震地區的許多村莊仍未完成重建。更雪上加霜的是,根據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塔利班掌權後阿富汗陷入經濟崩潰,現在已有超過2300萬阿富汗人需要人道援助。
葉門胡希武裝總理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多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遭扣押
葉門反政府武裝胡希武裝8月30日證實,其「總理」艾哈邁德·加利卜·納賽爾·拉哈維(Ahmed Ghaleb Nasser al-Rahawi)在以色列軍隊8月28日對葉門的空襲中喪生。同時喪生的還有數名其高級官員。
胡希武裝自2014年葉門爆發內戰以來一直與葉門政府軍作戰,目前其控制著葉門大部分地區,被認為受伊朗支持。自10月7日以來,胡希武裝一直以聲援巴勒斯坦與哈馬斯為由對經過紅海的國際船隻發動襲擊。
拉哈維並不是胡希武裝內部的實權人物,但以色列空襲其的行為仍被視為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即以色列有能力鎖定高層官員。胡希武裝在一份聲明中表明,將「以真主、親愛的葉門人民以及烈士與受傷者的家屬為誓」「必將報仇」。
隨後,8月31日,聯合國宣布其至少有十一名員工被胡希武裝扣押。胡希武裝指其拘捕數十名「疑與以色列合作」及洩露情報的人士。聯合國強烈譴責該行為,並表示「任意拘留人道救援人員是不可接受的。人員的安全與保障對於執行關鍵的人道工作至關重要」。
國際種族滅絕學者協會指以色利的行為構成「種族滅絕」
9月1日,國際種族滅絕學者協會(IAGS)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指以色列的行為符合「種族滅絕」的定義。
IAGS在決議中指,「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由哈馬斯發動的恐怖攻擊以來(該攻擊本身即構成國際罪行),以色列政府已實施系統性且廣泛的反人類罪、戰爭罪與種族滅絕,包括對加薩的平民與平民基礎設施(包括醫院、住宅與商業建築)進行無差別和蓄意的攻擊。」
IAGS又呼籲,以色列「立即停止一切構成對加薩巴勒斯坦人之滅絕種族罪、戰爭罪與危害人類罪的行為,包括蓄意攻擊及殺害平民(包含兒童);使人飢餓;剝奪人道援助、供水、燃料及其他維持民眾生存之物資;性與生殖暴力;以及強迫人口流離失所。」
IAGS成立於1994年,成員包含國際法學者、歷史學家、政治學家與人權活動家,致力於促進有關種族滅絕的性質、成因與後果之研究與教學,是研究種族滅絕與危害人類罪的學者中領先且規模最大的組織。
超過200家媒體呼籲向外國記者開放加薩
9月1日,由無國界記者(RSF)與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發起,全球共250餘家媒體共同要求共同要求結束對以色列針對加薩記者罪行的有罪不罰,緊急疏散欲離開走廊的記者,並允許外國媒體獨立進入該地區。
來自70多個國家的250餘家媒體還同步將其頭版與網站首頁變黑並中斷廣播節目以譴責以色列軍隊在加薩走廊對記者的殺害。參與連署與共同行動的媒體包括BBC、Le Monde、Financial Times、El País、The Independent、CNN、Reuters、今日大馬等。
RSF秘書長指,「以以色列軍隊在加薩殺害記者的速度,很快就不會有人能繼續向世界提供資訊。這不僅僅是對加薩的戰爭,這是對新聞工作的戰爭。」
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據保護記者委員會統計,共有190名新聞工作者在加薩喪生。
據統計,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共有60034名巴勒斯坦人被殺。(截至2025年7月29日)
以下的新聞清單中包含其他你值得關注的新聞,需付費訂閱。您仍然可以免費閱讀每日精選的五條重要新聞及其解讀。歡迎留言留下你的意見,也歡迎你轉發給你的朋友。如果你是在網頁上閱讀這篇文章或有人將這封電子郵件通訊轉發給你,你可以在這裡訂閱。
感謝你的閱讀,明天見。
新聞清單
公共政策
- 法國總理就預算案與各政黨進行會談試圖防止政府垮台
- 一家巴西勞工法院因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在1974年到1986年間透過子公司擁有的一處亞馬遜農場存在類似奴隸的工作條件對其罰款約3000萬美元
-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認為德國應該徵收「嬰兒潮世代附加稅」
- 英國內政大臣確認將暫時中止現行的難民家庭團聚途徑
- 美國引發的關稅戰重塑移民潮並提高供應鏈中侵犯人權風險
- 法國《世界報》指以色列2023年10月7日起加速了其在約旦河西岸的殖民活動
- 加薩戰爭後歐洲進口以色列軍火量激增
激進主義
- 印尼週末因提高國會議員住房補貼法案而爆發的激烈抗議造成多人死亡,印尼總統宣布撤回法案,示威者要求更多變革
- 南韓醫生在罷工18個月後重返工作崗位
- 澳洲週末爆發有極右翼參與的反移民抗議活動,多個城市有數萬人集結
環境永續
- 資料顯示,99%的歐洲人居住在淨進口化石燃料的國家
- 如何計算AI耗水量
- 瑞典的「僅販售二手貨」購物中心如何改變零售業
經濟與商業
- 香港發行全球首檔離岸人民幣代幣化公募債券
- 阿里巴巴股價因即時配送與雲端業務前景看好創三年最大漲幅
- 中國受免稅協議推動對非洲的出口大幅成長
- Tesla在中國下調售價以應對中國電動車低價競爭
- 歐元區製造業活動因內需擴張自2022年中以來首次擴張,亞洲製造業出現收縮
防務與外交
- 美國官員表示已暫停向巴勒斯坦護照持有者發放簽證,《華郵》週末報導川普「自願遷出」加薩整個人口計劃
- 越南在南沙群島加強填海造島
-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專機GPS在飛往保加利亞途中疑遭俄干擾
- 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警告除非俄羅斯對烏克蘭作出賠償,否則不會歸還目前被歐盟扣押的資產
國家安全
- 美國政府撤銷允許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為中國晶片工廠取得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授權
科技監管與發展
-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通知大型科技公司若適用歐盟數位服務法會危及美國人的自由則不得遵循該法
其他你應該關注的新聞
-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洪災致超過兩百萬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