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土耳其逮捕艾爾段強勁對手|2025年3月20日

【晨鐘】土耳其逮捕艾爾段強勁對手|2025年3月20日
葡萄牙里斯本街頭,攝:洛松齊

Hi,我是 Eric 洛松齊。今天是2025年3月20日。這是「晨鐘」的第四十三期,每週一至週五,彙整每日新聞清單免費供你閱讀。

「裁判、球證、旁證、技術委員、主辦、協辦,所有單位都是我的人,你們怎麼跟我鬥!」少林足球的這句經典台詞在這個時代變得越來越有預見性。現在,實現這句話的國家名單上又要增加一個名字:土耳其,或者應該說,土耳其一直在這個名單上位居前列。

3月19日,土耳其政府逮捕了伊斯坦堡市長埃克雷姆·伊瑪莫魯。在同一行動中被逮捕的還有他的一百多名合作者、當選官員及其所屬的共和人民黨(CHP)成員,據報導,他被指控的罪名包括貪污和「支持恐怖組織」,這裡指的是被土耳其指定為恐怖主義組織的庫德工人黨(PKK)。

伊瑪莫魯是目前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最強有力的對手。2024年舉行的地方選舉中,艾爾段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經歷了執政21年來最大程度的敗選,甚至反對黨在原本被視為弱勢的「安那托利亞心臟區」也奪得多個市長席次。其中,伊瑪莫魯在伊斯坦堡以超過11%的得票率連任。

CHP原訂於23日舉行黨內初選,決定下屆總統選舉中出選的候選人,伊瑪莫魯幾乎篤定要當選。儘管已有多宗司法案件意圖使伊瑪莫魯無法參選,但艾爾段看起來似乎並不放心。此前一天,伊斯坦堡大學宣布撤回伊瑪莫魯的學位,而這是參選總統的必要條件。反對派很快批評土耳其政府指使大學作出這一決定。

有趣的是,儘管伊瑪莫魯被指控與庫德工人黨接觸,據說是因為其在上次市長選舉中與被指為PKK外圍組織的人民平等與民主黨(DEM)合作,但真正與PKK接觸的是艾爾段本人。此前,被囚禁26年的PKK創黨元老奧賈蘭從獄中發出公開信,呼籲組織成員放下武器,解散組織,隨後PKK響應,外界報導多認為艾爾段主導這一談判進程,希望在修憲以連任問題上得到庫族支持。

即使艾爾段多年來一直強力主導土耳其的政治,土耳其也被視為是競爭威權的代表國家,直接逮捕支持率極高的競爭對手對土耳其來說也是新鮮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伊斯蘭與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Ahmet T. Kuru認為,這顯示出艾爾段真的擔心伊瑪莫魯對他長達22年的統治構成嚴重威脅。

儘管伊斯坦堡在逮捕發生後宣布禁止集會,19日晚間仍有數千人手持土耳其國旗聚集在市政府前高喊著「艾爾段獨裁者!」、「伊斯坦堡上街,盜賊在宮殿!」、「伊瑪莫魯,你並不孤單!」。伊瑪莫魯則在被逮捕前發出的最後一則影片中說,「我想讓您知道我不會放棄。」

歷史在許多時候總是驚人的相似。1999年,當時被認為是土耳其反對派明星的前伊斯坦堡市長因公開朗誦一首帶有宗教涵義的詩歌而入獄,當時的他也認為這是政府中的「反民主者」意圖阻止他繼續參政而作出的決定。三年後,他成立的新政黨拿下全國選舉中32%的選票,隨後他成為總理。這個人的名字叫艾爾段。

其他新聞請參閱今天的新聞清單。在「晨鐘」的末尾,我將附上一些我正在閱讀的文章,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越南的政府改造計畫、加拿大的購買國貨運動、聯邦審計員對美國政府效率部的看法、解密的JFK檔案以及中國在非洲的擴張。

歡迎留言留下你的意見,也歡迎你轉發給你的朋友。如果你是在網頁上閱讀這篇文章或有人將這封電子郵件通訊轉發給你,你可以在這裡訂閱,在週一至週五的9點(UTC +8),我會分享我每天整理的新聞清單「晨鐘」到你的郵箱。


中國大陸

  1. 中國外長王毅與法國總統外交顧問通話,呼籲「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應參與烏克蘭和平談判並承諾與法國合作對抗「單極霸權」
  2. 習近平考察貴州,要求「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新能源等產業」
  3. 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發布《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規範》國家標準
  4.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
  5. 國家郵政局因「涉詐騙宣傳品進入寄遞渠道」對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立案調查
  6. 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的規定》
  7. 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印發《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實施細則》
  8. 財政部宣布將在英國倫敦發行「人民幣綠色主權債券」

港澳

  1. 香港教育局考慮設立門檻,有關簽證持有人必須於入學前在香港通常居住「一段時間」才可獲本地生學費資助
  2. 林卓廷及另一非白衣人就7.21被控暴動罪成定罪及刑期上訴,同案7人中暫5人上訴
  3. 香港保安局《2025年火器及彈藥(修訂)條例草案》將於21日刊憲,將非法製造或跨境販運火器、元件和彈藥,以及偽造或非法擦掉、消除或改動火器上的標識訂為刑事罪行並要求火器須在製造和進口時打上標識以識別和追查火器
  4. 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2024年空氣污染管制(修訂)條例草案》
  5. 多宗內地交流活動參與學生身體不適後,香港教育局將設專責小組全面檢視交流團安排 保障質量及師生安全
  6. 香港港島區第一間筲箕灣社區客廳開幕,預計可服務330個「劏房」戶
  7. 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向被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的機構訂立法定的要求,保安局重申條例沒有域外效力

台灣

  1. 台灣漢光演習首以「2027年中國攻台」為設定
  2. 監察院認定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違反政治獻金法,合計裁罰柯文哲新台幣374萬元罰鍰、沒入5579萬3888元
  3. 經濟部規劃於菲律賓設產業園區
  4. 桃園地檢署搜索並帶回國防大學教授葛明德,指控其涉嫌私下與中國技術合作
  5. 民進黨宣布即日起民進黨各縣市黨部及所有黨公職服務處轉為「民主連署站」,代收全國罷免連署書
  6. 劉姓保母姊妹涉虐死男童「剴剴」案國民法官參審預計5/13宣判
  7. 國防部長顧立雄指未來計畫透過立法將軍法官提升至法律位階,確保組織面與人事面的獨立性
  8. 勞動部長指增訂國定假日有「正向討論空間」

東北亞

  1. 南韓產業部長將訪美商討敏感國家名單及關稅事宜
  2. 南韓憲法法院未通告尹錫悅彈劾案宣判日,韓聯社指判決或推至下周

北美

  1. 美國國家安全機構已經停止了由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導的協調應對俄羅斯破壞活動的行動,終止對耶魯大學一項追蹤數千名被俄羅斯綁架的烏克蘭兒童的計劃的資助
  2. 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表示「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川普又指美國接管烏克蘭核電廠將帶來「安全保障」
  3. 川普罷免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
  4. 美國國務卿威脅如果委內瑞拉不接受新的被遣返人士將面臨「嚴厲且不斷升級」的新制裁
  5. 關於川普政府面臨的多宗法律訴訟,請參閱Just Security的訴訟追蹤
  6.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表示不急於與川普交談
  7. 美國衛生部長建議家禽農民應該讓禽流感在他們的禽群中傳播以識別可能具有免疫力的鳥類,專家警告作法「危險」
  8. 美國恢復對烏克蘭的衛星影像支援
  9. 白宮指川普與普京對伊朗的核武器能力看法一致
  10. 美國表示準備與中國、加拿大在世貿組織就關稅爭端進行磋商
  11. 美國北達科他州一個陪審團裁定美國綠色和平必須為組織達科他輸油管抗議支付至少6.6億美元的賠償據稱陪審員中超過一半與化石燃料產業有聯繫
  12. 加拿大外交部譴責中國「處決」加拿大公民,未公佈具體信息

歐洲

  1. 有關烏克蘭戰爭的新一輪談判將於3月23日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澤倫斯基對停火表示懷疑但相信可實現「永久和平」
  2. 土耳其政府指控艾爾段最強力的對手、伊斯坦堡市市長與貪污和恐怖主義有關,土耳其里拉價格與股市因此大跌
  3.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已互換共372名戰俘,俄烏互相指責對方發動空襲損壞基礎設施
  4. 俄羅斯指控烏克蘭試圖進行新的跨境入侵
  5. 英國與法國考慮沒收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
  6. 比利時起訴五人涉嫌參與或收受華為的賄賂並搜查歐洲議會辦公室共15名歐洲議會議員被懷疑與事件有關
  7. 《華盛頓郵報》指北韓軍隊的加入是俄羅斯奪回庫爾斯克地區的關鍵
  8. 白俄羅斯判處一名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的日本男子七年監禁
  9. 歐盟委員會公布國防白皮書及「重整歐盟」計畫,願意部分放鬆財政赤字限制,暫失排除美國參與
  10. 馬克龍與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強調沒有烏克蘭就沒有和平談判
  11. 澤倫斯基訪問芬蘭
  12. 德國在多名德國公民入境時被捕後決定調整對美國的旅行和安全建議

西亞與北非

  1. 夜間的以色列對加薩的空襲又造成至少13人死亡,以色列對加薩發動地面攻擊
  2. 聯合國指加薩一辦公地點遇襲,一名工作人員死亡,以色列否認
  3. 敘利亞外交部譴責以色列對敘利亞西南部城市達拉的空襲,敘利亞民防組織指至少三人死亡,另有19人受傷
  4. 科威特過去數月來剝奪了40000多人的國籍,人權組織警告其中部分是異議人士
  5. 據稱阿曼曾作為中間人協調美國與敘利亞的談判
  6. 美國對葉門多個目標發動空襲
  7. 人道主義組織警告加薩人道局勢因空襲與連日而來的援助封鎖不斷惡化

其他地區

  1. 盧安達與民主剛果總統在卡達會面並呼籲在民主剛果東部實施「立即且無條件停火」
  2. 馬利退出法語國家組織
  3. 索馬利亞應美國要求解僱國防部長,報導指美國擔憂其與土耳其關係過於親密
  4. 衣索比亞北部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爆發內戰,臨時政府領導人指鄰國厄利垂亞涉嫌參與其中
  5. 巴基斯坦政府正對阿富汗難民實施「加劇的虐待手段」以施加壓力要求他們離開巴基斯坦

經濟與商業

  1. 美國聯準會宣布維持利率不斷,主席指衰退風險不大,年內預計降息兩次
  2. 加拿大年通脹率在二月上升至2.6%,全國平均租金連續第五個月下降
  3.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4. 一項預測顯示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國外的全球市場份額預計將從2025天的3%上升至2030年的13%
  5. 新研究顯示,79%的英國金融科技公司在2024年10月前12月因詐欺損失至少50萬英鎊
  6. 歐洲統計局的初步估計顯示歐元區的通脹率於二月份放緩至2.4%
  7. 輝達股票價格在新品發佈會後下跌了約3%
  8. 特斯拉最早的投資者之一羅斯·格伯呼籲馬斯克辭去執行長一職
  9. 聯合利華被指控因激進主義罷免旗下冰淇淋品牌Ben and Jerry's的首席執行官
  10. 德意志銀行將大規模關閉其分行並裁撤2000多名員工

環境與衛生

  1. 世界氣象組織指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創新高
  2. 英國的發展金融機構正增加對非洲可持續能源項目的資金支持
  3. 八個非洲國家因美國突然中斷援助項目面臨HIV藥物短缺
  4. 尚比亞最大的河流因中國擁有的銅礦發生酸性洩漏而受到污染
  5.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野火蔓延導致超過200人受傷
  6. 聯合國將包括卡立普多在內的6種藥物納入國際管制

外交與防務

  1. 美國對葉門的軍事行動展現出美國的戰略改變
  2. 烏克蘭如何使用機器人作戰
  3. 法國將重新啟用第四座核空軍基地
  4. 據報將卸任的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將被德國政府提名為聯合國大會主席候選人

科技

  1. 美國亞利桑那州最高法院利用AI製作影片來解釋法院裁決

媒體與文化

  1. 印度總理莫迪成為首位加入川普所有的Truth Media平台的國家領導人
  2. 西班牙四名記者因報導最一份案件報告被法庭傳喚,行業協會連署抗議侵犯新聞自由

有趣的文章

  1. 世界報:《越南的政府改造計畫》
  2. 環球郵報:《購買加拿大品牌運動對美國商業的影響巨大》
  3. WIRED:《聯邦審計員如何看待美國政府效率部的行動》
  4. 華盛頓郵報:《解密的JFK檔案中有什麼》
  5. 紐約時報:《JFK檔案解密不會平息猜測》
  6. 世界報:《中國在薩赫爾地區的野心》

圖表與數據

  1. 路透社:《2025年至今美國宣布裁員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