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加薩沒有新聞|2025年3月19日

Hi,我是 Eric 洛松齊。今天是2025年3月19日。這是「晨鐘」的第四十二期,每週一至週五,彙整每日新聞清單免費供你閱讀。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加薩,最可怕的事情是這裡居然陽光明媚,還有小孩坐在廢墟裡。加薩應當是個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的地方,因為這裏是人間地獄。
3月18日,以色列突然再度空襲加薩,造成超過400人死亡。據報導,這是以色列對加薩的單次空襲中死亡最多的一次。此前的1月,以色列曾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同意分為三個階段實現交換人質與囚犯、以色列撤出加薩與完全停火。
停火只持續了兩個月。墨爾本大學博士後研究員Marika Sosnowski說,停火協議一直更像是一種「勒索契約」,而不是平等雙方之間的談判協議。以色列作為擁有更大軍事和政治力量的一方始終佔據上風。現在,這個勒索在長達數週的談判停滯中也失效了。
川普領導的美國是這場大屠殺的同謀。川普與普京的通話中大談烏克蘭的停火,但就在同一天,白宮發言人表示「所有試圖恐嚇以色列和美國的人都將付出代價:一切都將崩潰」。停火也是有選擇的。
所有人都清楚,內塔雅胡已經為了他的權力不惜一戰。開戰當天,他以處理緊急安全事宜為由提出取消當天因涉嫌貪腐案出庭作證的申請。而就在此前,他宣布自己將歷史上第一次解僱內部安全局局長,僅僅因為內安局在報告中指出他應當為10月7日的襲擊附上部分責任,以及調查他的助理。德國的知識精英也不得不承認,以色列正邁向「一條通往持續戰爭狀態的專制之路」。
這一切權力鬥爭的結果是生命。有許多巴勒斯坦家庭在空襲中被「滅門」,而此前一天,人們有機會在海灘上散步,在醫院綜合大樓前的快閃市場攤位上販賣商品,孩子們在街上玩耍。
喪失生命的不只有巴勒斯坦人。已經獲釋的人質與仍被扣押的人質的家屬表示「驚恐、憤怒與害怕」,儘管軍隊保證,但他們批評以色列「拋棄了剩餘的以色列人質」。過去的經歷似乎能證明他們是對的。
在加薩,沒有新東西可供報導。這裡天氣晴朗,到處充滿著廢墟、灰塵、屍體、鮮血,還有間或傳出的爆炸聲響。
其他新聞請參閱今天的新聞清單。在「晨鐘」的末尾,我將附上一些我正在閱讀的文章,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對川普的抗議活動的作用、關於法國提供的「核保護傘」的辯論、美國與加拿大的汽車工會對關稅的不同看法、天然氣發電的重要組件生產商如何看待AI浪潮、原住民族的ChatGPT以及美國獨立記者如何看待對伊朗的軍事行動。
歡迎留言留下你的意見,也歡迎你轉發給你的朋友。如果你是在網頁上閱讀這篇文章或有人將這封電子郵件通訊轉發給你,你可以在這裡訂閱,在週一至週五的9點(UTC +8),我會分享我每天整理的新聞清單「晨鐘」到你的郵箱。
中國大陸
- 中國政府據稱正在調查提議中的巴拿馬港口交易「是否存在任何潛在的安全漏洞或反壟斷違規行為」,《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領導人對長和未能在將港口出售前獲得批准感到憤怒
- 據報中國商務部將採取系列措施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內銷渠道
- 外交部長王毅將出席中日韓外長會並主持第六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
- 《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4月20日施行
- 市場監管總局出台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規範
港澳
- 香港政府否認對在海外的被通緝的活動人士發出懸賞匿名信
- 消息指現在英國的已解散學生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後父被國安處帶走助查
- 李家超就長和售巴拿馬港口答記者問時指社會關切值得重視、未回應會否引用國安法
- 李家超指非常重視第三間醫學院,積極審視3大學建議書
- 香港東盟特邀人士入境便利計劃即日起實施
- 澳門文化局局長指出澳門對外地劇組拍攝具有吸引力,局方將公佈更具體、清晰指引給外地拍攝團隊
台灣
-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指美國不會屏棄在台灣問題上長期秉持的立場,「也就是反對任何片面、強行、強制或脅迫改變台灣地位的行為」
- 監察院指將在總統公布總預算案後同步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與暫時處分
-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被告發提供競選小物給同黨立委候選人,涉及反滲透法等
- 台北市勞動局表示接獲檢舉表示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職場霸凌、禁止勞工請病假等,今天勞檢發現現場無當事勞工的出勤紀錄、未設置職場暴力預防措施等限期1個月改善
東北亞
- 政府資料顯示日本土地價格以34年來最強勁的速度上漲
- 報導指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亦曾向同黨議員派發商品券
- 南韓統一部指板門店參觀項目或下月重啟
北美
- 白宮指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通話中同意尋求對能源和基礎設施目標實施有限的停火
-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在黨內與活動人士激烈批評其對共和黨妥協後延後巡迴簽售會
- 兩名在國際空間站(ISS)被困超過九個月的美國宇航員正在返回地球
- 川普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不久」訪問華盛頓
- 美國司法部宣布成立一個專案小組專注於調查和起訴對以色列攻擊負有直接責任的哈馬斯成員
- 川普指美國將視葉門胡希運動的任何進一步攻擊為來自伊朗
- 美國對一家位於新加坡的公司實施制裁,指控其協助將伊朗石油轉移至非伊朗油輪
- 比爾·蓋茨正在親自遊說美國政府官員要求繼續資助全球的健康項目
- 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在聲明中批評彈劾「不支持川普政策」的法官的想法
- 據稱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領土作為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未來協議的一部分
- 一名德克薩斯州的助產士週一被逮捕,成為該州嚴格墮胎禁令下首位被控重罪的人
歐洲
- 普京在與川普的通話中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將於3月18日各自交換175名戰俘,俄羅斯還將向烏克蘭移交23名重傷士兵,普京還呼籲美國結束對烏克蘭的外國軍事和情報援助
- 德國聯邦議會以513票贊成通過修憲放寬債務上限,並准許政府成立2個各5000億歐元的基金用於擴軍與基礎設施建設
- 英國工黨政府公佈福利削減方案,計畫至2030年削減50億英鎊並「鼓勵更多人返回勞動力市場」
- 匈牙利議會通過立法禁止LGBT集會並允許當局使用面部識別軟件來識別參加者
- 巴黎警方闖入巴黎一個文化中心並驅逐了佔據該建築三個月的400多名年輕移民
- (「曾以支持激進事業著稱的大律師」)施凱爾(在當上首相後)拒絕稱以色列在加薩違反國際法,只稱有「風險」,此前外交大臣曾稱以色列違反國際法但隨後澄清「可以說得更清楚」
- 在法國被扣留起訴的Telegram創辦人帕維爾·杜羅夫已獲准暫時離開法國
- 阿爾及利亞拒絕接受從法國驅逐的阿爾及利亞人後,法國暫停對阿爾及利亞外交護照持有者的簽證豁免
- 亞塞拜然國防部稱亞美尼亞武裝部隊向位於邊界地區東部和東南部的亞塞拜然陣地開火一事,亞美尼亞國防部表示與事實不符
西亞與北非
- 以色列打破停火協議轟炸加薩造成超過400人死亡,內塔雅胡指「只是開始」,哈馬斯指以色列行動等於為剩餘被扣留人質「判死刑」
- 以色列軍方下令加薩北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撤離,以軍稱暫不考慮在加薩地帶開展地面攻勢
- 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國防部長已就跨境襲擊達成停火協議,承諾加強雙邊協調與合作
- 以色列總理內塔雅胡以處理緊急安全事宜為由提出取消當天因涉嫌貪腐案出庭作證的申請獲得檢方批准
其他地區
- 泰國計劃訪問中國以檢查此前被遣返的維吾爾人的狀況
- 秘魯總統在包括受歡迎的歌手被殺在內的一系列與勒索活動有關的暴力襲擊引發全國憤怒後宣布為期30天的緊急狀態
-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指責蓋亞那試圖挑起戰爭
- 印度南北就選舉席次劃分展開激烈爭議
- 民主剛果反政府武裝M23在歐盟對其領袖實施制裁後退出了與民主剛果政府的和平談判
- 阿根廷總統米萊將一次抗議活動形容為「一種政變」後並提出法案將某些參與反政府抗議的團體定義為「非法協會」
- 探險公司將測試無人機向喜馬拉雅上上的營地運送重達35磅的貨物以減少當地夏爾巴人在運送過程中面臨的風險
- 布吉納法索和尼日退出國際法語組織
- 印度總理莫迪在接見訪問印度的紐西蘭總理時指控紐西蘭存在「反印度活動」
- 一架小型客機在洪都拉斯墜毀致12死5傷
經濟與商業
- 谷歌將以320億美元收購網絡安全初創公司Wiz
- 英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陸續削減合夥人數量
- 先買後付服務商Klarna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前推進與沃爾瑪的關鍵合作夥伴關係
- 國際投資者逃離美國投資市場後對英國股票的配置達到自202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 國泰航空連續第二年錄得接近100億港元的年度利潤
- 美國司法部已要求華盛頓法院推遲日本鋼鐵公司對美國政府提起的訴訟的口頭辯論
- 谷歌分拆出一家基於激光的互聯網公司Taara旨在與Starlink競爭
- 西門子將在德國裁減超過6000個工作崗位
能源與礦產
- 全球油價因中東緊張局勢再度升級以及對中國經濟可能回暖的希望上漲
-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環境與衛生
- 新研究指出減少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害需要在減緩和適應方面的投資到2050年分別增加九倍和十三倍,反之如果地球目前的3°C升溫趨勢不加以遏制,到本世紀末全球累計GDP可能會減少多達34%
-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表示將立即取消消費者碳價
外交與防務
- 日本計劃在其西南九州島的現有基地部署更長射程的飛彈
- 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可能會退出反人員地雷條約
國家安全
- 歐洲刑警組織指俄羅斯利用犯罪網絡推動的破壞行為不斷增加
- 新加坡國營亞洲電視台指新加坡面對極右極端主義的新興威脅
- 日本國會開始審議預防重要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的法案,在野黨擔憂侵害個人隱私
- 美國商務部下令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DeepSeek
科技
- 電動車巨頭比亞迪發布「兆瓦閃充」技術指最高峰值充電速度可實現1秒2公里
- 英國《網絡安全法》生效,法案要求平台更快地刪除非法內容並降低主要網絡危害的風險
- 谷歌據報計劃與聯發科技合作開發其下一代人工智慧晶片
- 輝達公布更強大晶片、用於類人機器人的AI模型以及「個人AI超級電腦」的計畫
媒體與文化
- 意大利報紙《Il Foglio》發布全球首份人工智慧生成的報紙
- 哈佛大學將免去所有來自年收入低於100000美元家庭的學生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