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塞爾維亞25年來最大示威活動|2025年3月18日

Hi,我是 Eric 洛松齊。今天是2025年3月18日。這是「晨鐘」的第四十一期,每週一至週五,彙整每日新聞清單免費供你閱讀。
2024年11月1日,塞爾維亞諾維薩德諾維薩德車站的混凝土簷篷倒塌,造成下方人行道上的15人死亡。沒人想到那是塞爾維亞2000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的開端。
警方表示,3月15日有10.7萬人參與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抗議活動,組織方則估計最多有37.5萬人。無論是哪個數字,對這個總統武契奇幾乎已安穩掌權十餘年的國家來說都是天文數字。
除自12月來一直在舉行示威及罷課活動的學生外,專業人士、農夫甚至退役軍人都加入了抗議活動。抗議者要求公開所有與諾維薩德火車站翻修調查相關的文件、起訴任何涉事者、逮捕任何攻擊抗議者的人、對所有被逮捕的抗議者予以赦免。此外,他們要求增加國家的教育預算。
武契奇試圖用十餘年來一貫的手段對付抗議者,他一方面要求包括總理在內的部分高級官員辭職試圖平息抗議(但總理至今仍未正式離任);另一方面則指抗議活動都由「外國勢力」煽動。在此前的一次講話中,他曾指示威者將在週六「嘗試政變,並襲擊國會、國家電視台RTS和憲法法院」,他操縱的國營媒體和與其關聯的私營電視台也傳播類似陰謀論,其中最有趣的一條是指羅馬尼亞人將湧入示威並去那些因參與示威而離開家的人家中盜竊。
此外,國營鐵路在示威前因「恐怖活動警告」突然取消了列車,公共巴士線路暫停了前往貝爾格萊德的票務銷售。這些都沒有阻止來自全國各地的塞爾維亞人湧向貝爾格萊德抗議,許多人甚至是步行前往。
《華盛頓郵報》援引分析師表示,「人們已經失去了對武契奇能夠履行承諾的信任。」在示威之後晚間的電視講話中,武契奇「當這麼多人聚集時,政府中的所有人都必須理解這個訊息。我們必須改變自己」。
或許改變也包括使用新型的超聲波武器來驅散示威的人群,儘管政府如往常一樣否認了這一點。
其他新聞請參閱今天的新聞清單。在「晨鐘」的末尾,我將附上一些我正在閱讀的文章,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川普用來驅逐移民的外國敵人法、被終止的橙劑清潔工程、歐洲社民黨如何看待戰爭、美國政府削減如何影響核武器管理以及一款減重藥物如何因爲其「短缺」而普及。
歡迎留言留下你的意見,也歡迎你轉發給你的朋友。如果你是在網頁上閱讀這篇文章或有人將這封電子郵件通訊轉發給你,你可以在這裡訂閱,在週一至週五的9點(UTC +8),我會分享我每天整理的新聞清單「晨鐘」到你的郵箱。
中國大陸
- 中國房地產價格連續第21個月下跌
- 國安部指資通電軍「對大陸展開網路攻擊滲透活動」並公佈4名資通電軍現役人員個人資料
- 中國在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碼頭業務與巴拿馬宣布退出一帶一路計畫後派遣代表團前往巴拿馬
- 中國軍隊在台海附近展開軍事演習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多部委提出刺激消費政策
- 中辦印發《通知》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指中國願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幫助,包括參與烏重建
港澳
- 港澳辦轉發《大公報》一篇評論文章批評李嘉誠所有的長和公司決定出售巴拿馬運河碼頭業務
- 據報香港公營醫療收費「檢討」提出急症室擬分級加價
- 香港政制局指2025年選民登記運動開支約1300萬,無為新增登記人數設KPI
- 香港第三輪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開始接受申請
- 澳門新一輪「社區消費大獎賞」將於24日推出,要求持有舊版澳門通長者卡的長者需到服務點更換新版澳門通才能獲取優惠,報導指有社團提供更換服務時要求長者簽署立法會選舉提名表
台灣
- 資通電軍指揮部指中國國安部指控內容並非事實,國防部指相關個人資料「擷取網路公開圖片,指鹿為馬、無端拼湊指控」
- 罷免民進黨立委黃捷、許智傑團體到中選會補件,累計至少14位綠委罷免案完成補件
- 國台辦指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涉「煽動分裂國家罪」已於今年2月17日一審公開宣判,未有公佈刑期,聲援團體批評「黑箱」,指「對兩岸文化交流投下巨大陰影」
- 罷免國民黨連江縣立委陳雪生團體指已收到141份附身分證影本的連署書達第1階段門檻,但為「安全考量」將先進行二階連署意願調查,待接近二階門檻再送出一階連署書
- 立法院審議「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內政部長指不宜倉促立法
- 國民黨將提出反廢死、反戒嚴公投
東北亞
- 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向同黨議員派發10萬日圓商品券道歉,石破茂支持度降至歷史最低點
- 北韓誓言「加強」核能力
- 南韓一架軍用無人機同直升機相撞
北美
- 川普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討論「土地」、「電廠」和「分配某些資產」
- 美國將南非駐美大使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 據報美國將退出調查對入侵烏克蘭負有責任的人的國際侵略罪起訴中心
- 川普簽署國會臨時法案避免政府關閉,民主黨內爭議是否應協助共和黨通過該措施,CNN民意調查顯示對民主黨支持率降至歷史新低
- 川普擴大對律師事務所的攻擊,聯邦法官此前曾裁定類似行為「涉嫌違憲」
-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指其正在積極調查在美國情報機構中向媒體洩露信息的人
- 川普在法官裁定暫時禁止相關行動後繼續援引1798年《外國敵人法》驅逐委內瑞拉移民,一名布朗大學教授在持有法官暫停驅逐命令的情況下仍被驅逐出境
- 聯邦法官裁定美國政府必須重新聘用數千名被解僱的試用期聯邦員工
-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訪問法國與英國
- 川普宣布前總統拜登對國會1月6日事件調查委員會成員的赦免無效
- 美國將南韓指定為「敏感」國家
歐洲
- 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指為保護俄烏潛在停火而進行的軍事規劃已進入「行動階段」
- 俄羅斯副外長表示將要求保證北約將禁止烏克蘭加入並且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
- 塞爾維亞爆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抗議活動,要求總統武契奇為火車站簷篷倒塌意外涉及的政府舞弊負責
-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駁回針對聯邦議院特別會議的緊急申請和機構訴訟申請,會議可以正常舉行
- 北馬其頓夜總會火災造成59人死亡
- 格陵蘭島所有政黨簽署聲明反對美國吞併,格陵蘭島舉行大規模遊行
- 烏克蘭更換武裝部隊總參謀長
- 歐盟理事會批准向烏克蘭撥款35億歐元
西亞與北非
- 美國對葉門胡希運動的空中和海上大規模打擊在導致53人死亡,胡希運動指所有美國船隻都將成為襲擊目標
- 以色列總理內塔雅胡宣布計畫歷史上首次解雇以色列內部安全局局長,此前內部安全局曾調查兩名內塔雅胡助理涉嫌收受卡達資金並在報告中指內塔雅胡應當對10月7日襲擊負部分責任
- 英國慈善組織阿爾卡伊爾基金會指八名慈善工作者在以色列15日對加薩北部的空襲中喪生,以軍指「對以色列部隊構成威脅的兩名恐怖分子」進行了襲擊
- 哈馬斯指如以色列遵守多階段停火協議的條件,哈馬斯願意釋放一名美以人質及四名雙重國籍者的遺體
- 據稱美以政府蘇丹與索馬利亞政府探討驅逐後安置加薩巴勒斯坦人計畫,並同時考慮將敘利亞作為備選地點
- 敘利亞沿海城市拉塔基亞一棟建築物因戰爭遺留爆炸物倒塌造成十多人喪生
- 敘利亞國防部指控黎巴嫩真主黨越過黎敘邊界殺害三名敘利亞士兵,真主黨否認
- 聯合國報告指伊朗使用空中無人機、面部識別系統和公民舉報應用程序來執行強制性頭巾法
- 敘利亞少數民族德魯茲領袖在以色列支持下首次從敘利亞邊界進入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
- 紐約時報報導指過去五年中超過250名肯亞外籍勞工在沙烏地阿拉伯死亡且未被調查
- 阿聯國家安全顧問訪問美國
- 以色列賦予官員廣泛的權力以拒絕提供對巴勒斯坦人援助的非政府組織登記
其他地區
- 盧安達宣布與比利時斷交並驅逐外交人員指責其在「一場地區性衝突中選擇立場」
- 民主剛果政府與反政府武裝M23之間的和平談判將在安哥拉舉行
- 馬拉威、坦尚尼亞和南非逐步撤回兩年前派遣到民主剛果對抗反政府武裝M23的部隊
- 古巴2024年10月來第四次全國性停電
- 俄羅斯提議幫助緬甸軍事政權改善其獲取衛星影像
- 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黨領導層改選結果顯示「林氏家族」影響力下降
- 專家警告衣索比亞可能再度爆發內戰
經濟與商業
-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繼續拜登政府末期啟動的針對微軟的廣泛調查
- 經合組織因持續通脹和日益加劇的貿易戰下調對英國的經濟增長預測,英國經濟一月份萎縮0.1%
- 標準普爾將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權信用評級上調至 A+,反映出對沙烏地阿拉伯能夠在 2030年前維持赤字和降低油價的信心
- 投資者轉向阿聯股市規避貿易戰風險
-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正在考慮在德國設立第三個組裝廠
- 白宮正在「認真考慮」由甲骨文公司監管TikTok在美國的用戶數據以便讓該應用在美國繼續運行
- 奧迪在德國裁減多達7500個職位
環境與衛生
- CBC報導指治療雄性脫髮的藥物非那雄胺具有嚴重副作用
- 新研究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正在超預期增長
- 巴西為COP30砍伐雨林以建設高速公路
- 美國多州遭遇龍捲風與野火襲擊造成至少36人死亡
外交與防務
- G7外長發布聯合聲明,指擔憂中國核武增長、未提巴以兩國方案、重申對烏克蘭捍衛其領土完整和生存權的堅定支持
- 加拿大正考慮取消購買美國製造的F-35隱形戰鬥機並計劃與其競爭對手展開談判
- 歐盟《國防白皮書》加強對「大規模泛歐項目」的投資承諾
- 新加坡提高國防預算並準備進行新的軍事採購
- 台灣中科院將與3國立大學合作加速民雄無人機園區發展
國家安全
- 立陶宛檢察官指控俄羅斯軍事情報機構策劃2024年IKEA縱火案
科技
- 微軟據報正在開發AI模型與Open AI競爭
- 百度推出了其人工智慧模型Ernie的兩個新版本
媒體與文化
-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解散負責監管美國之音(VOA)的美國國際媒體署並終止對包括自由亞洲電台(RFA)在內的三家媒體的資助
有趣的文章
- Just Security:《關於外國敵人法的五個問題》
- ProPublica:《越南橙劑清理工作被川普政府終止》
- 世界報:《在戰爭經濟中,我們鞏固社會國家》
- 紐約時報:《政府效率部削減如何影響核武器管理部門》
- Astral Codex Ten:《藥物「短缺」如何讓減重藥物更好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