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哈卡舞的毛利議員
「這個議會及其規則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的酋長說它可以在這裡存在」

11月14日,一段紐西蘭議會議員在議事廳跳起紐西蘭毛利人傳統舞蹈哈卡舞的影片在網絡上走紅。
帶領哈卡舞的是毛利黨籍(Te Pāti Māori)的哈娜-羅希蒂·邁皮-克拉克(Hana-Rawhiti Maipi-Clarke),她也是紐西蘭170年以來最年輕的議員。當時,議會正在進行《條約原則法案》(Treaty Principles Bill)的一讀程序。該法案由紐西蘭現任聯合政府成員行動紐西蘭(ACT)提出,旨在「界定」紐西蘭的重要建國基礎之一《懷唐伊條約》(the Treaty of Waitangi)的原則。
1840年,為了在紐西蘭建立殖民地,英國王室的代表與紐西蘭北島的毛利酋長(rangatira)首次簽署了《懷唐伊條約》,此後,陸續有500多位酋長加入。協議分為英文版與毛利文版,其中英文版中議定英國王室對紐西蘭享有「絕對且毫無保留的所有主權權利和權力」(absolutely and without reservation all the rights and powers of Sovereignty),而根據英文版譯出的毛利文版中,由於毛利人不存在「主權」(Sovereignty)的概念,因此英國王室享有的是「治理權」(kawanatanga)。此外,雙方對財產權(taong)的定義也完全不同。
由於文化與翻譯的分歧,從協議簽訂開始,雙方就對協議內容的區別爭執不休,並最終導致了紐西蘭戰爭(New Zealand Wars),戰爭後紐西蘭政府沒收了大量毛利人的土地。
而在特別的毛利土地法院(Māori Land Court),「個人財產所有權」快速代替了毛利人文化中的部落對土地的「集體所有權」,而大量的毛利人土地在這一過程中被廉價出售。除此之外,紐西蘭政府亦通過一系列法律以從毛利人手中獲得土地。

最終,毛利人喪失了其擁有的95%的土地。當然,與大多數原住民群體面臨「現代化」進程的遭遇一樣,毛利人也遭遇了強制同化。儘管紐西蘭白人相信紐西蘭是種族關係模範生,實際情況卻不盡然:毛利人兒童死亡率是白人的2倍,毛利人被監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5倍多,而毛利人的收入只有白人的一半。
1960年代,伴隨著二戰後大量毛利人進入城市,種族之間的對比愈發明顯。1967年紐西蘭議會通過的1967 年《毛利人事務修正案》強制將四名或更少所有者的毛利人永久業權土地轉變為普通土地,最終催化了已經開始出現的毛利人權利運動。
70年代初,毛利人組織勇士(Ngā Tamatoa)成立積極爭取毛利人的權利,包括要求在學校教授毛利語、擾亂奧克蘭大學學生帶有種族刻板印象的創作的「哈卡舞」表演等等。此外,包括「勇士」在內的毛利人組織還有一個共同的行動目標,即要求紐西蘭政府承認此前一直被忽視的《懷唐伊條約》,最終工黨政府在1975年推動了《懷唐伊條約條例》(Treaty of Waitangi Act 1975),建立了一個常設的特別調查委員會懷唐伊法庭(Waitangi Tribunal)來「解釋」《懷唐伊條約》。
是次行動紐西蘭所提出的《條約原則法案》正是針對懷唐伊法庭而來。在行動紐西蘭所製作的宣傳網頁上,行動紐西蘭強調《懷唐伊條約》的原則由「未經選舉產生的司法機構,在沒有紐西蘭人參與的情況下以臨時方式解釋」,並強調該條約已經讓「毛利人在政治決策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新的擬議法案希望由議會「一錘定音」地定義該條約的原則。行動紐西蘭不諱言地強調:「我們可以擁有民主形式的政府,也可以擁有原住民主權。它們不能共存,我們也不可能兩者兼得。」所以,基於毛利人與紐西蘭政府(作為英國王室的代表)之間的「夥伴關係」而建立的共同治理安排是錯誤的,也是「不民主的」,「紐西蘭政府擁有充分的執政政權」,「這樣做是為了每個人的最大利益」。
查爾斯·斯特特大學政治學教授多米尼克·奧蘇利文(Dominic O'Sullivan)则批評,「如果有些人僅僅通過他人強加的文化視角參與公共生活,那麼他們就不在作為所有政治權威來源的人民之中。 」歷任政府實際上並未真的讓毛利人獲得不成比例的發言權,相反,如本屆政府廢除了毛利衛生局一樣,毛利人的發言權實際上仍不斷被剝奪,甚至無法決定自己的事務。
如在面對黑人的命很重要(Black Lives Matter)時回應「所有生命都很重要」(All Lives Matter)一樣,在這裡強調「每個人的最大利益」實際上等同於「說我們應該回到忽視這個問題的狀態」,或許回到相信紐西蘭是種族關係模範生的神話年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或許不難理解毛利議員在議會所表達出的深刻的憤怒。邁皮-克拉克在議會帶領的哈卡舞名叫 Ka Mate,由新西蘭北島的 Ngāti Toa 部落領袖 Te Rauparaha 創作,講述了Te Rauparaha 如何擺脫逆境的故事。Ka Mate 的意思是「我死了」,而在歌詞中,Ka Mate 緊接著的 ka ora 則意爲「我還活著」。
許多人批評邁皮-克拉克的行為。議長在中斷會議並復會後批評「極其無禮且嚴重擾亂秩序」,又將她停職24小時,推動立法的行動紐西蘭領袖則批評哈卡舞「旨在挑釁他人」,以「阻止代表紐西蘭人的人發表意見」。
毛利黨共同領袖拉維里·懷提提(Rawiri Waititi)則表示,人人都說自己喜歡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在開場前表演 Ka Mate,「每個人都應該為能在其真正的背景中看到(哈卡)而感到自豪。」Ngāti Toa 的現任酋長則表示,「這個議會及其規則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的酋長說它可以在這裡存在」。